设备散热(主要负荷):统计机房内服务器、UPS电源、交换机等设备的额定功率(按 “设备功率 ×0.8-0.9” 估算散热功率,因电子设备约 80%-90% 功率转化为热量),例如 10 台 500W 服务器,散热负荷约 4000-4500W(4-4.5kW);
环境散热:包括机房照明(每平方米 20-30W)、墙体传热(室外温差 10℃时,每平方米约 5-10W)、新风热负荷(若引入新风,按新风量 × 空气比热容 × 温差计算);
总热负荷估算:按 “设备散热 + 环境散热 + 10%-15% 冗余” 计算,例如设备散热 4.5kW + 环境散热 1kW,总热负荷≈6.05kW,选型时优先选择 6.5-7kW 制冷量空调。
空间布局:高架地板机房(常见于数据中心)适合下送风空调;无高架地板、机柜密集场景适合侧送风或上送风;小型机房(≤20㎡)可选择立式柜机,大型机房(≥100㎡)需多台空调联动;
温湿度精度:普通数据中心要求温度 18-24℃、湿度 40%-60%(精度 ±2℃/±5%);医疗机房(如 MRI 室、实验室)需更高精度(温度 ±0.5℃、湿度 ±3%),需选择 “恒温恒湿型” 空调;工业控制机房(如粉尘较多)需选择 “防腐蚀滤网 + 全金属机身” 的工业级精密空调;
海拔高度:海拔>1000 米时,空气密度降低导致空调散热效率下降,需选择 “高原型” 空调(压缩机、风机经过高原适配,制冷量衰减控制在 10% 以内)。
连续运行要求:全年 365 天 ×24 小时运行的机房(如核心数据中心),需选择 “双压缩机 + 双风机” 冗余设计空调,避免单部件故障导致停机;
远程运维需求:需空调支持 RS485 / 以太网接口,接入机房动环监控系统,实现远程启停、参数调节、故障告警(如滤网堵塞、压缩机故障);
节能需求:优先选择 “一级能效” 空调,搭配变频压缩机(部分负荷时能耗降低 30%-40%)、热回收功能(利用冷凝热加热新风或机房,减少冬季能耗)。
单位换算:制冷量单位常用 “kW” 或 “冷吨”(1 冷吨≈3.517kW),例如 10 冷吨空调≈35kW 制冷量;
选型原则:小型机房(热负荷<10kW)可选择单台立式 / 壁挂式精密空调;中型机房(10-50kW)可选择 2-3 台空调 “主备联动”(一台运行、一台备用,负荷超 60% 时备用机启动);大型机房(>50kW)需按 “区域划分” 配置空调,每区域空调制冷量覆盖该区域热负荷 + 冗余。
送风方式 | 适用场景 | 优势 | 注意事项 |
下送风 | 高架地板机房、机柜密集场景 | 冷风从地板风口上升,直接冷却机柜设备,温差小 | 需高架地板高度≥300mm,地板密封性好 |
上送风 | 无高架地板、小型机房 | 安装简单,无需改造地板 | 冷风易滞留顶部,需配合机柜通风设计 |
侧送风 | 机柜沿墙布局、中型机房 | 送风距离远(可达 5-8 米),覆盖面积大 | 需预留空调与机柜的送风距离(≥1.5 米) |
基础型(恒湿):仅控制湿度(加湿 / 除湿),适合对温度精度要求不高的机房(如普通办公机房);
恒温恒湿型:同时控制温度与湿度,配备独立加湿器(电极式 / 超声波式)、除湿器(热力式 / 转轮式),适合数据中心、医疗机房;
节能型:具备 “焓差控制” 功能(优先利用室外新风降温除湿,室外条件不佳时再启动压缩机),适合气候温和地区(如南方春秋季,可减少压缩机运行时间)。
压缩机类型:涡旋式压缩机(噪音低、寿命长,适合中小型空调);螺杆式压缩机(制冷量大、效率高,适合大型空调≥50kW);变频压缩机(部分负荷时能耗低,适合负荷波动大的机房,如白天服务器满负荷、夜间低负荷);
风机类型:离心风机(风压高、送风距离远,适合下送风 / 侧送风);轴流风机(风量大、噪音低,适合上送风);优先选择 “双风机冗余”(一台故障时,另一台维持 70% 以上风量)。
过滤等级:普通数据中心选择 G4 级滤网(过滤≥5μm 粉尘,效率≥90%);洁净机房(如半导体机房)选择 F7 级滤网(过滤≥1μm 粉尘,效率≥85%);
防护等级:工业机房选择 IP54 级防护(防尘防水),避免粉尘、水汽进入空调内部导致部件损坏;户外机房需选择 “防雨罩 + 防晒外壳” 的室外型精密空调。
需求特点:机柜密度高(每机柜功率 8-15kW)、24 小时连续运行、需零停机风险;
选型方案:
制冷量:按每机柜 10kW 热负荷估算,10 个机柜机房需 100kW 制冷量,选择 3 台 40kW 螺杆式精密空调(N+1 冗余,2 台运行即可覆盖 100kW,1 台备用);
送风方式:下送风(高架地板高度 400mm),配合冷通道封闭(减少冷风浪费,制冷效率提升 20%);
功能配置:双螺杆压缩机 + 双风机、一级能效、热回收功能(回收冷凝热加热新风)、接入动环监控系统,支持远程故障诊断。
需求特点:温湿度精度 ±0.5℃/±3%(如 MRI 设备要求温度 20±0.5℃)、需符合《医疗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》;
选型方案:
制冷量:100㎡医疗机房(设备散热 30kW + 环境散热 5kW),总热负荷≈40kW,选择 2 台 25kW 恒温恒湿型精密空调(主备联动);
功能配置:超声波加湿器(加湿精度高,无白粉污染)、转轮式除湿(低湿度控制稳定)、F7 级滤网、符合医疗设备 EMC 认证(避免干扰医疗仪器);
告警机制:温湿度超标时,同步推送告警至医院后勤系统与设备科室,确保及时处置。
需求特点:机房面积 20-50㎡、服务器数量 5-10 台(热负荷 5-10kW)、预算有限、运维人员少;
选型方案:
制冷量:选择 1 台 12kW 立式恒温恒湿型精密空调(含 15% 冗余);
送风方式:上送风(无需改造地板,安装便捷);
功能配置:涡旋式压缩机、G4 级滤网、LCD 显示屏(本地查看参数)、支持手机 APP 远程监控(查看温湿度、滤网寿命,推送告警),降低运维成本。
需求特点:粉尘多、温度波动大(室外 - 10℃-40℃)、设备为 PLC 控制器(对温度敏感);
选型方案:
制冷量:50㎡机房(设备散热 8kW + 环境散热 2kW),总热负荷≈11kW,选择 1 台 15kW 工业级精密空调;
防护配置:IP54 级防护、防腐蚀金属机身、G4 级滤网(每月更换一次,支持滤网堵塞告警);
适应能力:宽温运行(工作温度 - 15℃-45℃)、电压适应范围 380V±20%(应对工业电网波动)。
N+1 冗余:如需要 100kW 制冷量,选择 3 台 40kW 空调(2 台运行覆盖 80kW,1 台备用,负荷超 80% 时备用机启动),避免单台空调故障导致高温;
2N 冗余:超核心机房(如金融数据中心)选择 2 套独立空调系统(每套均可覆盖 100% 负荷),一套故障时,另一套无缝切换,实现零中断。
变频技术:变频压缩机 + 变频风机,负荷从 100% 降至 50% 时,能耗降低 40%-50%(如白天 100% 负荷,能耗 10kW;夜间 50% 负荷,能耗仅 5kW);
自然冷却:气候寒冷地区(如北方冬季),选择带自然冷却功能的空调(室外温度<15℃时,关闭压缩机,利用室外冷空气冷却机房,冬季能耗降低 60% 以上);
冷通道封闭:通过封闭机柜冷通道,避免冷风与热风混合,空调送风量可减少 30%,能耗降低 15%-20%。
易维护设计:选择滤网更换便捷(无需拆机)、压缩机模块化(单模块故障可单独更换)的空调,减少维护时间;
耗材寿命预警:滤网、加湿器滤芯等耗材支持寿命倒计时告警(如滤网寿命剩余 10 天时推送更换提醒),避免因耗材失效影响空调性能;
原厂服务:优先选择提供 “7×24 小时应急维修 + 年度巡检” 的供应商,确保空调故障时 1-2 小时内上门,延长设备寿命(精密空调平均寿命 8-10 年,良好运维可延长至 12 年)。
确认空调与机房动环监控系统的协议兼容性(如 Modbus-RTU、SNMP),避免无法远程监控;
若有机柜封闭通道设计,需模拟测试空调送风量是否满足通道内温湿度要求(如冷通道温度≤22℃),避免送风不足导致局部高温。